戒烟难,不戒烟更难
最近,保健促进局的一则反吸烟“恐怖”警惕广告,搞得全城沸沸扬扬,引起许多公众人士强烈的抗议反应。可是,令人费解的是,有很多抗议之声,都是来自非吸烟人士!这真是令人大失所望。
广告所出现的是一个女性吸烟者,口腔溃烂,神态虚弱,脸色灰白,眼神呆板,黑眼圈,眼袋浮肿。这样的广告画面很恐怖是吗?广告就是广告,即使有多恐怖,也只是一个有创意的广告。也是政府一片善意的提醒公众人士爱护自己的生命,照顾自己的形象,重视自己的未来,甚至下一代,劝人们不要吸烟。出发点当然是比好来得更好,比善来得更善。如果不是我们的政府/保健促进局,这么用心良苦,那绝对可以你抽你的烟,我抽我的税,皆大欢喜!
可是,一向喜欢投诉的公众人士却又是来一轮网络笔战,口舌大战,尤其是有某一些父母亲,他们说孩子觉得这广告画面太恐怖,在电视上出现后,让孩子吃不下,睡不着,噩梦连连。大人看了画面之后也深感恶心,更有一些人觉得这样恐怖的画面,会让抽烟者更反感,反而弄巧反拙,还有一些人更是信口开河的说,政府也应该设立广告限制级,不可让孩童观看这么样恐怖的广告画面。
限制级?怎么样限制?看电影要以年龄限制,现在居然有无聊的人士说接触广告也要有年龄限制,那谁去实行这个限制法令呢?我们到电影院的时候,查票员如果觉得我们的年龄还没到限制级(低过16,18,21岁等等),他们会要求我们出示居民证,核查年龄正确后才让进入电影院。可是,这些无聊人士所提出的电视广告限制,那难道要父母亲在广告出现之时,叫孩子立刻回避吗?如果办不到,又何必要提出限制级广告这个建议?身为父母亲,如果你不让孩子观看任何电视节目,上互联网,或阅读任何不适于孩童阅读的刊物,那你们可以用父母亲的管教方式来限制孩子,而不是样样要政府实行法律来帮助。
其实,小孩若看到这个广告,而如果他们的长辈是抽烟人士,那会起着一个很好的启示作用,小孩觉得很恐怖的时候,很大可能,他们会告诉父母亲:“妈妈/爸爸,你们不要抽烟好吗?不然,你看,会变成这样可怕的鬼。。。” 看,这种教育方式不是更正确和有效吗?
如果你不是抽烟者,那你管他恐怖不恐怖,广告的形式又与你何关?
如果你是一个抽烟者,你觉得用这种方法来劝导抽烟人士戒烟是既恶心又恐怖,而且广告的提示是因为抽太多烟而造成如此的下场,那你自己应该反省反省,想办法渐渐与香烟说再见。但是,你若觉得无论多恐怖的广告(下场),你仍然爱烟如命,那这广告对你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你就别投诉了吧!
无论如何,保健促进局的这个广告是一出街就引起千千万万人的注意,投诉也好,讨论也好,赞成也好,抗议也好,总之,它是一出成名了。它终于引起你们的注意了。
烟客,当你觉得你能够抽烟的场所越变越小,越来越少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看来,还是把自己关在自己家里,锁在自己房间里,紧闭窗户,神不知鬼不觉地大抽特抽(香烟,不是毒品),吞云吐雾,没人管得着,更没有人有权利投诉。香港有句广东话,“要死自己死好了,千期唔好(千万不要)累街坊 (连累他人)。
泥沙,我需要你
曾经,妮莎是我的泥沙,
我信任她,把她当成我的红颜知己,
妮莎的泥沙,一车车,一吨吨,
送入我怀里。
虽然我付费,妮莎的泥沙很廉价,
我喜欢妮莎,因为我们是世交。
妮莎不争气?不求上进?每年把自己的“花园”放火烧,
乌烟瘴气,吹向我家,可是我不气这位红颜知己,
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更不知原因何在,
我得罪了妮莎?或妮莎妒嫉我的飞黄腾达?
突然之间,妮莎大发娇嗔,决定再不给我泥沙。
没泥沙,我的海,填不成,我的楼,建一半。
妮莎,妮莎, 你叫我怎么办?
神啊,救救我吧!
买经济舱位,却要强霸商务舱位
或许有些人认为身为“有钱人”就可以自大非为,以为天下人都会向他们低头,那可真是进错门了。碰到新加坡这个大公无私,软硬不吃的地方,这些在自己国家可能一向已横行惯了的无理可笑之徒,这回可真是碰正钉子了。以下是3月11日凌晨,发生在新加坡樟宜机场第一终站的一幕令人笑掉大牙的活生生的闹剧。
三名中国男子买了CA907于凌晨12时09分,飞往北京的经济舱机票,却坚持要坐到商务舱去,当被空中小姐请他们坐回经济舱的原位时,这三位中国男子立刻口出狂言,“我们的位子虽然不在这里,但我们就喜欢坐这位子。” 其中一个更说,“老子有钱,可包下你的飞机”。可是一名理直气壮,决不向所谓的有钱人低头的空中小姐回答说,“你有钱,但这趟班机不是你包下的,现在还是请你回到你的座位上去。” 但是,这三名闹事者,坚持不肯合作,死赖着在商务舱不走。
这件事情使这班航机延误起飞。最后,机长决定如果他们不下飞机就不会起飞。三名男子察觉事态严重,想坐回原位,但机长最终还是把他们全部给请下飞机,结果闹到警方必须到现场录口供。结果,CA907延迟了45分钟起飞,而那三名闹事的男子在录了口供后,需乘搭第二天早上9时30分的CA976航班飞往北京。
从小就在新加坡政府的所谓教导中成长,我觉得这句话,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就是,当你在国外,你,就代表了你的国家,所以,言行举止必须要慎重,有理,有礼。
这件事情,这三名中国男人,莫非碰到了一个鲁迅的支持者。。。 横眉冷对千夫子。
小心你的手机当街被抢
在这个被全世界的人都公认为是治安非常安全的新加坡,居然从今年的1月到今天,发生了67起当街当众,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的抢劫手机案件。我要特地重声,这不是67起抢劫案件,而是67起抢劫手机案件。根据警方数据,从1月至今,总共发生了147起抢劫案。
这种社会情况真令人担心,我们国家的安全名声是否已经掉入谷底?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大家都知道,手机的售价是越卖越低,而且,人们换手机,特别是年轻人,就有如换衣服一样,居然还有人对手机这么“大感兴趣”,不抢手表,不夺项链,不偷钱包,居然要抢的,仅仅是一个只能在二手市场卖得最高也顶多不过$100的手机。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手机容易抢。相信大家都发觉到,受害者都是正在用手机或专注于传短讯的时候,歹徒就轻而易举的从这些受害者身边掠夺手机,让他们措手不及。令人担心的是,这些抢劫案都不是发生在什么僻静的地方,而是在大街,走道,走廊,组屋底层,电梯口,甚至热闹的乌节路,珊顿道等等。
难道新加坡已变成了一个连在公众场所用手机都没有安全感的社会吗?或许有一天, 我们坐在小贩中心把手机放在桌上时,也会给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拿走啊。这些所谓的小歹徒(他们不是大歹徒,因为他们抢的不是劳力士或是大金链等等)有很多其实是学生,就是一个贪字害了他们。他们觉得既然手机这么容易抢,那就和警察斗一斗吧。
总之,现在,看来最好还是不要在大庭广众用手机,或许当你过马路时,也会被人把它给抢走啊。真是新加坡社会的一大讽刺。
如果你们要让歹徒抢了手机之后不这么容易转手,也让自己在报案时能让警方把你的手机的IMEI编号上载到警方网站,那你就应该把这IMEI号码记下来。你只要输入*#06#,你的手机屏幕就会马上出现你的IMEI号码。 如果没有出现,你也可以在手机背后置放SIM卡旁边看到你的IMEI编号。
我相信每个人都跟我有同感,不见手机,心疼的不是手机,而是担心你手机里面的所有资料落入别人手中。唯一的办法,除了把IMEI号码记下来之外,就是小心,更小心,尽量不要在公众场所用手机吧。哇,我们好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