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4, 2006

自杀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逃避

有些人在生命线上挣扎着不愿离去,原因往往就只有一个 -- 不愿意离开他所爱的亲人。

有些人却选择自我结束生命,原因有数不尽 -- 结束一切病痛?不必再面对所有的钱财,感情烦恼?不必再面对罪案的审讯?

46岁的散工,陈如川,因为家贫如洗,不想再面对残酷的生活压力,不愿再与家人同甘共苦,不想成为家人的负担,选择了“一走了之”!留下了一位每月薪金$500 的痉挛妻子和一对儿子。

当全国上下皆用同情,盲目,的态度来处理这起社会悲剧时,很抱歉,我却要用冷静,清晰的心情及理性的态度来讨论我国这起悲剧。

首先,从这件事情上,轰轰烈烈的表现了新加坡人的高度慷慨及同情心。在悲剧发生的短短4, 5 天内,收到公众的帛金捐款,竟然超过S$500,000 (新币50万)。有些人甚至远从马来西亚,印尼,香港,路过或刻意来捐款。

我心里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是否人类的善良与同情心,必须要等到某人谋杀了自己的生命后才可以博取得到呢?又或许必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做出“无声的呐喊”?试想想,如果将陈如川的家境贫穷窘境,在他自杀之前,刊登于各大报章上,是否也能在4, 5 天内,得到超过新币50万元的捐款资助呢?这个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善心者当然大有其人,可是顶多也只不过能收到10万元左右,甚至更低的资助。可是,当陈如川抛弃自己的生命后,却立刻换回了50万给家人!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先死,后得同情”现象!再说,陈如川的那种自杀方式更令人气愤,不能苟同!也同时造成了一种对我国社会非常不健康及不顾他人死活的自私,不负责任的负面影响。

在拥挤的裕华园地铁站月台,当一辆载满搭客的列车将驱近的那一霎那,陈如川纵身一跳入铁轨,致使那可怜无辜的列车司机在这突如其来,无法即刻刹车的情况下,将这寻死者一碾而成三截分尸!这名无辜的可怜司机,他不只需要面对接着下来的种种查问,他的一生也将被这“别人寻死我遭殃”的阴影折磨得惨痛凄凉。。。当然也包括他的家人。

数百名地铁搭客 - 当时也成了无妄之灾的承受者。

地铁公司 - 承受了一两个小时数辆列车停顿的损失,更不用说,还要处理那惨不忍睹,血肉模糊的善后工作。

最最最可怕的是 - 有多少比陈如川更贫穷,更痛苦的人,或许已被这种可恶,要不得的行为所影响。。。。。 如果我也一样,一跳,那我家人也会从一贫如洗,摇身一变,而成为50万的小富人!

不要说新加坡政府无情,漠不关心穷人,请看看以下的确实资料。政府在好多年以前给予陈如川家庭的援助。

1。 1999年起每月获得社理会的$800的住宅基金
2。 两名儿子自1999年起每年获得$800的教育转学金
3。 2003年及2004年两度获得社理会的“短期资助”
4。 2003年9月至2004年11月每月获$120补贴
5。 2004年11月到2005年5月每月获$375补贴
6。 2003年至2005年获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每月$100资助
7。 在聚英中学念中二的长子每月领取$27.50的交通费津贴和每天$2的食堂费津贴。同时他也领取庙宇的助学金。
8。 陈如川今年二月曾向西南设理会求助,当时他们一个月的收入达$1400,社理会经评估后认为,他们有能力维持生计,建议陈家申请新加坡能源公司的预付电费计划,(用多少,付多少),但死者妻子林女士说,“我们觉得麻烦,所以不要申请了,再说,储值完了也未必有时间,有钱,去充值”。

同情心当然人必有之,可是,有些事实,内情,公众必须要先了解。同情心,慷慨解囊之心,必须要在适当的时间付出,那才是最有意义的。 

7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刚读完你所做的地铁自杀博客日记,我非常认同你的想法。这男人不用可怜他,他是我朋友的堂姐夫,以向来都不愿意做工也很少回家,结婚后从来没出席过大家庭的家庭聚会,每星期只会伸手向姐妹要钱,就这样一跳,家人都变富裕了。接下来会有更多贫困的人,也会依照自杀方法来博同情,以后会造成社会风气,同情乱用。。。从黄娜开始。。。 真的要检讨检讨。

susannah said...

谢谢这位读者。其实在新加坡如果要找一份工作,只要你不要太挑剔,那不是一件难的事。况且,46岁仍然是很年轻,如果我国一群受教育比较低的人民愿意投身于较低层及辛苦的工作,那我们便不用如此的依赖外国劳工。这样就可以减少了好多不必要的外国劳工所带来的种种社会奇奇怪怪的治安问题。

Bored Dad said...

其实我也很认同你的想法和观点,但我却不认同政府的所谓援助,认真的看一看我们的周围,并不难发现,的确有许多须要援助的人或家庭都被拒绝于门外,他们许多都是有苦述不清,苦水往心里叹。到人已死血已流,才呼吁人民因该寻援助,是不是晚一点了?

susannah said...

Bored dad, 感谢你的意见。我认同。

新加坡政府在处理所谓的援助计划的透明度有时会让需要援助的人觉得很模糊。总之,每一个慈善机构都有他们一团团,数不清的条款。某些时候,有些人不只是要靠政府的援助金,政府在帮助贫困有需要者的当儿,其实也要很有效的把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经过真正的审查以确定他们真的是尽了能力,即使低层的工作也愿意接受,可是仍然无法维持家计)的详情及资料传达给公众人士,让一些善心者自动自发,酌量而为,帮助这些不幸的人士,而不是正如你所说,等悲剧发生了,当一切已无可挽救的时候,金钱,干粮,等等,就立刻排山倒海的到来。

这种情况到底错误的泉源在哪儿呢?希望政府及各慈善机构以及善心者加以深思。

Anonymous said...

"如果我国一群受教育比较低的人民愿意投身于较低层及辛苦的工作,那我们便不用如此的依赖外国劳工。"

明明是因为本地没有“最低薪酬”政策,导致雇主可利用廉价外来劳工,变相地剥削本地工人,使得本地工人无法以如此低的薪酬糊口,被逼不干... 却给你来个倒果为因,说成这些人似乎很懒惰,不愿意投身。。

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Anonymous said...

the link is to bored dad's.

susannah said...

真的希望雇主们能拿出比较慈悲的心,将心比人,不要太过欺压年纪大,没有什么知识水平的新加坡工友,给他们一个糊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