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31, 2007

我爱故宫,也爱咖啡。

最近,很多新加坡的朋友突然间发现了两件很有趣的事情,

1。Starbucks, 原来有个中文名字叫星巴克
2。故宫,原来里边有间星巴克
不知是他们无知,还是这是普遍一般新加坡年轻人的现象。也难怪,因为怎么说,我们都是一个百分之九十读英文,讲英语的国家。

在新加坡,Starbucks 真是步一间。可是,你可别误会啊,它并没有办法垄断这里的咖啡馆(Cafe) 市场,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新加坡,每走步,都是大大小小,中式,西式的咖啡馆连锁店和私人经营的小cafe。西式除了Starbucks, 还有Starbucks' 最大的商业敌人, Coffee Bean and Tea Leaf, 这两个品牌,在这小小的新加坡岛国,争得你死我活,大致上互相都各自开了40到50间Cafe. 然后还有,Spinelli, Cafe Cartel, Pacific Coffee, Coffee Club, The Coffee Connection, Gloria Jean's, Gelare, NYDC,等等,中式的最出名当然是亚坤,亚妹,旺角,新旺,Killiney Kopitiam, 等等,数之不尽。每一间生意都很旺,或许新加坡人都很喜欢享受浓浓的咖啡,奶茶,管他什么西式中式。

在一年都是夏的岛国里,任何时间和朋友相约聊天,或独自一个人走入咖啡厅里,享受一杯咖啡,绿茶,冰冻巧克粒,或顺便启用那免费的网络服务,真是人生一大休闲乐事。

我很喜欢故宫,去了无数次,这是中国最伟大的“历史”,也是世界最令人向往的辉煌城地。可是,我也很喜欢星巴克,不因为它是星巴克,只因为它是咖啡。老实说,当在炎热的天气下要找个歇息的地点时,通常都不会选择,更不会抬头多看一眼是什么牌子,只要是咖啡馆就会随意走进去歇息,享用咖啡,茶点。

最近,一位才华洋溢的中国中央视台英语主播,芮成钢,用心良苦的提出了星巴克不应该在故宫出现这件大事之后,我并没有持赞成或反对的意见,因为星巴克只是一间咖啡店。


其实,我相信旅客只要故宫里有一间 “故宫茶亭”,茶亭内必须 1)夏天有凉凉的空调,2)冬天有暖暖的暖气,3)饮料,小食,环境,达到世界一流卫生标准,4)最好置放一些文化书籍,如唐诗宋词等,让旅客翻阅。如果有这么样的一间迷你故宫饮食间,让旅客可以歇息喝冷饮,热饮,暖身,凉身,然后继续欣赏,继续陶醉在故宫,管他星巴克,还是食大吧,茶馆或是茶餐厅,对游客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不过,自从这位令我非常崇拜的英语主播提出了这个星巴克事件后,我觉得无形中真的让很多很多人认识了星巴克原来就是Starbucks,让这个在海外默默无名的“星巴克”三个中文字,突然之间一博成名。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之下,星巴克必须要非常感激芮成钢,因为这种广告效应真实非同小可啊。

另外,我问了好多去过故宫的朋友,(自少有20多位在这几年来不同的时间,日子去过),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故宫里面有一间Starbucks, 他们完全没有发觉到,更不用说进去里面喝杯咖啡(她/他们的理由是,故宫太大,太壮观,时间有限,那里可以浪费时间在这些我国满街都是的cafe)。可是,自从这件星巴克事件后,我相信很多国外的人以后去故宫(如果星巴克还未撤离),一定会刻意去寻找这间让主播芮成钢弄得非常出名的“故宫星巴克”。(是“故宫星巴克”,不是星巴克

所以,芮成钢的勇于提出,不平则鸣的态度,带出的全部都是好事。。。

1)唤醒了好多对中国文化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和一些明知故犯的人,
2)扩大了星巴克的知名度,
3)提高了很多国外人对芮成钢的认识。
4)不管过去是谁无心之过,肯定在这事件后,故宫完成装修后,一定会有一家不让中国人及外国人失望的。。。饮食小古宫。

在过去六年去过故宫的国外人和中国人,不见得都去过故宫星巴克
去过星巴克的国外人,很多都没有去过故宫
去过故宫的国外人,都去过星巴克

因为。。。
星巴克,随时要去都可以。在世界各地,大街小巷,随街都是,普普通通的一间连锁Cafe.


故宫,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因为它只有在世界的一处北京。它是雄伟的,令人尊敬的中国文化及历史的代表,不是那么容易去,可是,是所有的人都梦想在自己的一生里都应该去过故宫。


全世界的人,会因为去过故宫而感到自豪。可是绝对没有人会因为去过Starbucks,或Starbucks in the Forbidden City 而 津津乐道。

故宫星巴克,真的是有天渊之别。


Friday, January 26, 2007

癫马,癫不起新加坡人

真是呜呼哀哉,这十多头高头大马,金发蓝眼,凸胸翘臀的癫马在克拉码头,疯疯癫癫的乱摇乱摆了一年后,终于因为没人有兴趣,没人愿意花钱去欣赏,而搞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凄凉下场,结果宣布关门大吉。看来,全部又得回去巴黎马场吃草吧。

癫马在新加坡的一败涂地,其实是可以一早预料得到的。或许,这种形式的艳舞团只适合让吃马铃薯的人欣赏吧。

引入癫马艳舞团的本地荣华机构发言人,却把失败的原因归纳为,

一,在我国的广告宣传活动,广告设计等,受到诸多限制,让他们觉得没办法好好的大事宣传这个艳舞团。
二,荣华机构自己也认为因为成本的问题,所以他们的票价似乎太贵,因此,少人问津。

把生意失败的责任全推在我国政府的身上,真是有欠公平。试问,在一年前(2005年12月),这群癫马来新加坡,驻扎在克拉码头的期间,夜夜大跳(七彩)艳舞,有谁不知晓,从18岁的血气方刚少年,到80岁的阿公,都知道这群癫马的存在。而好多本地的旅行团,也把观赏癫马表演列入他们的夜间游乐节目的其中一项。当然,团费得加入这昂贵的入门票。所以,怎么说是广告受到限制呢?其实,在我国的计程车内及所有Sistic售票处也都有数不尽的癫马艳舞团传单。

相信大家仍记忆犹新,在一年前,当癫马入侵我国时,真的有如万马奔腾,来势汹汹,海峡时报,联合早报,及各大报章,都争相为他们“奉献”了彩色头版,二版,等黄金版位新闻,难道这样的广告效应还不够吗?

如果癫马真的是有吸引力,那可不必要天天见报,大家都会一看再看。所谓,食髓知味。

但情况不是这样。我相信所有看过这群癫马艳舞的人都是和我一样,一句话:“这种show, 看一次就够了!”没有回头客,生意包死无疑。

LV, Gucci, SKII, BMW, 需要天天打广告吗?当然没有这个必要,除非他们有新产品,新Model 上市,这是有目共睹的。

说到价钱太贵,其实,如果你的“马”,你的节目,是观众喜欢的,追崇的,那$85的价钱,比起什么Rain, 什么费玉清,蔡依林,甚至孙燕姿,或是陈宝珠的舞台剧,等等的$168票价,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是,他们这些“人”的节目场场爆满啊。或许,新加坡人还是喜欢看“人”吧。

退一万步说,当然我们的市民中,仍然有好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对“色”情有独钟,口水大流的那一辈,可是,癫马虽说是全裸的艳舞,但是,在那非常高科技的,厚如牛皮的七彩镭射灯光之下,你是什么也看不到了,只好靠想象啦。但是,付了钱又何必这么样辛苦压抑呢?这群好色之徒,绝对可以到什么。。?都会。。?安门。。?姬花。。?等 KTV,夜总会,大饱眼福。

癫马,再见啦,对新加坡来说,可能是塞翁失马啊。


Tuesday, January 23, 2007

吹牛比赛

国际讲演会80区域L区吹牛比赛。

我实在不可以认同“吹牛比赛”,至今仍在探讨它的“价值”何在?当然,“吹牛” 也是口才的一种表现方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对 “吹牛” 似的说话形式,绝对不能苟同。试想,我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适合对着自己的朋友,家人,或是在大庭广众的面前吹牛呢? 那是不符合实际,也是虚伪的。

当然,这种说话形式,勉强可以说是一种对事情,对文章,的夸张表现手法,但是,夸张手法有多种,仔细分析之下,夸张和吹牛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情况。打个比方说,如果你看到一宗车祸,车祸中有一个人受了轻伤在地上,轻擦伤口的血迹,而有两个路人在旁照顾他。

那么,你可以夸张地说:
车祸中有人受了重伤,流了满地的血在地上呻吟,好多人在旁边安慰及伸出援手。

这种夸张叙述事情的手法有时还可以被接受的。因为这种所谓的“吹牛”方式,多少给不知情的人,起着一种警惕的作用。
一,开车,过马路,要小心,
二,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是不堪设想的,
三,任何公众人士都应该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不可隔岸观火,
四,表现出好多国人是勇于助人的。

可是,让我在此举出当天比赛的某一些例子,

。。。你不断的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面不改容,大言不惭的吹牛自己是比尔盖斯的爱人,比尔盖斯曾向自己求婚可是自己不答应
。。。自己曾经是北京的超级巨星,开过五万人的个人演唱会,比巩俐,张学友,王菲还红,被全世界的记者争相包围着来访问
。。。自己是语言专家,会说世界各国语言,曾替李光耀作翻译,连江泽民也求你帮助
。。。自己曾经是中央情报局人员,007也跟你学习,外号叫008
。。。自己曾经一次打死过好几只大老虎,连武松也无法和你比,曾上报头版成为世界新闻人物。

天啊,你们看看以上几个滑稽可怕的例子吧,什么时候我们需要这么样跟别人吹牛?这不是虚伪吗?这不是浪费别人的时间在听你说话吗?你不要勉强说这只是笑话,稍微有念文学的人都非常清楚,“笑话”与“吹牛”之间有着天渊之别。笑话可以引人发笑,同时也带出一些警惕,指示。但“吹牛”,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与对你退避三舍。

我非常支持国际讲演会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各式各样的演讲训练与比赛,因为它可以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好多对人处事的方法,面对众人的出众,由衷,及吸引人的演说方式。但,我看“吹牛”这门“艺术”,还是免了吧。

庆幸自己参加了,也得了个小小的奖,但是,所谓不如虎穴,焉得虎子,所以,我以身试法啦,因为如果没有参加,我怎么能够深入了解吹牛比赛是怎么一回事呢?

可是,我还是要非常感激陈丽卿总监苦心安排的这一个非常富有创意的比赛,让好多朋友能在星期六的下午聚集一堂,大家交换意见,互相学习,联络友情,更不能忽略陈总监所捐出好多由她精心创作的抽象画,真是美轮美奂,艺术水准一流。



Friday, January 19, 2007

音乐无国籍

雨,一直下着,武吉知马路上有轻微的浸水。。。

可是,雨。。没有影响我们这群喜爱音乐的人到“法国文化中心”Allance Francaise,欣赏这一场优美,优雅,悠扬,的音乐会。

当我一走进音乐会场,开始真的让我觉得有一点格格不入,因为在我前后左右的百分之九十的来宾都是法国人。即使有华人,也都在讲着我完全听不懂的法语。在音乐会还没开始之时,我独自静静的坐在左右皆是法国人的位子上,真的有一点点的不自在。
。。。可是,当音乐会一开始,看到二位高超的女音乐手,在Robert Casteels(罗拔卡斯调)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钢琴乐带领中,奏出了那美妙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和弦曲,我已完完全全融入了那全场无界限的悠扬旋律中。

那一曲曲美妙的音乐,使每一个人都陶醉及投入至完全忘我的境界。从那一刻开始,就在那一瞬间,我深深的感觉到,音乐,能把全世界的人都圈在一个圈子里,没有国籍,没有界限,没有墙,没有隔膜。

昨天晚上的这场音乐会,舞台那春意盎然的颜色立刻把观众带入一种春天的感觉,加上演奏者服装颜色的配搭,真不愧是天衣无缝。

罗拔卡斯调的音乐才华,和他对音乐的热诚与创意,使他每一次的出现,都一次一次的把观众带入另一个音乐的高潮境界。

一场轻轻柔柔的音乐,伴我度过浪浪慢慢的雨夜。

You are excellent, Robert Casteels!







Tuesday, January 16, 2007

福康宁通道

我国最短的汽车通道,福康宁通道,经过了长时间的挖掘,“装饰”后,终于择了良辰吉日,将在今天,1月16日,清晨六点,开始通车使用。开车人士从史丹福 路 (Stamford Road) 到槟榔路 (Penang Road),通过隧道,只须两分钟,可以避开好多的交通阻塞。

看,为了庆祝这个工程的大功告成,在昨天晚上,1月15日,傍晚六点,即是通车前的12个小时,来个盛大的鸡尾酒及晚宴,场面非常热闹,大人物一箩箩,保镖一群群。总之,是衣香傧影,大家都衣冠楚楚,场面庄重,气氛调和。 我国交通史上的喜事一件也,林部长当然也喜上眉稍啦。




Monday, January 15, 2007

公众场所,不适合演情欲“戏”

“发乎情,止乎礼”,这句话看来早已被人焚毁,丢入大海了。 这是什么时代了,连12,13岁的乳臭未干小孩,也开始犯下什么通常成年人才犯的R级罪 -- 非礼,性侵犯(行为或语言),等等。姑且不论,是否发乎“情”,或发乎“性”,也更不需要妄想现在的色情男女会止乎礼,但是,这些双双对对,在众目睽睽之下也欲火焚身的男女,似乎已放肆到把所有的公众场所都当成是他们可以随意表演的地方。

在地铁车厢内,不管是站立或坐着,搂腰咬耳,管他几千对眼睛瞧着也无所谓。在计程车里,管他司机大哥可从望后镜偷窥,依然来个法式湿吻。在电动梯级上,上上下下的人群,越多人看,他们就越加上下其手。在组屋楼下,转角梯级上,儿童游乐场,等等,旁若无人,忘我的“做”得其乐融融,仿佛进入无人境地。

现在,在人潮济济的巴士车上,这对不知廉耻的男女也竟然可以搞到你痴我粘,欲罢不能,更索性来个翻云覆雨!结果,被愤怒者偷拍了,应该是偷录吧,发到海峡时报的Stomp。 但是,有碍于那录像属于超级下流无耻,因此没法放到网上。

这种社会丑闻,在本地一次又一次的上演着,政府其实也没有必要来个电影分级,什么NC16, M18, R21, 等等,免了吧!其实任何岁数的人士,任何时间,满城都是R级的活生生电影,让他们免费观赏。

为什么要怪偷拍者呢?他们不是狗仔队,他们没有跟踪你们,是你们自己愿意在大庭广众演春宫片啊, 那又为何怕别人拍呢?如果这些青少年,阿嫂阿叔,甚至阿公阿婆级的“演员”,只要还有一点自尊与廉耻,就不会节省那区区三,四十元的钟点酒店钱。

此外,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如果你们觉得这样的举动是爱,是关心,那为何不光明正大的带对方回家,在父母知情的情况下,大尝禁果呢。如果你们没有这个胆量,那就证明这些是见不得光的羞耻行为。

偷拍者,别再惹祸上身了,下一次,当你拍了之后,应该立刻打电话通知警方,然后把你所拍的录像作为呈堂证据,把对方控上法庭,(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是无罪的),让警方把这些在公众场所大演春宫片,连自己三点里的“重点”也暴露的下流男女,绳之以法。

Friday, January 12, 2007

空的电影

最近看了两部电影。对我来说,看电影一向都是抱着先睹为快的坏习惯,所以总是看首映。因此,两部电影共浪费了我$20。

两部电影,看完了之后,得到的结论是,

电影A -

整部电影只有三种东西:

1。 很多很多的馒头,至少有200个吧。馒头有两种吃法,蒸或炸,而电影里的馒头都是炸的,而且是炸得恰到好处,引人垂涎欲滴的淡淡黄色那种。厨师手法真是一流。
2。 上千上万的黄菊花,或许是杨协成菊花厂吧。
3。 数不尽的耀眼金饰,不知是否有些货是从香港的谢瑞麟或周生生,或是新加坡的添宝,宝兴金庄所借出的。

电影B -

看完了发现也只有三种东西

1。 一杯,一杯,又一杯的茶。 不是菊花茶,是要加奶喝的那一种红茶,应该是Earl Grey 或 English Breakfast 吧。
2。 很多很多的手枪,上了弹或空的。
3。 中巴鲁 (TiongBahru) 的中坡路 (TiongPoh Road),成宝路 (SengPoh Road) 及牛车水的安详山 (AngSiang Hill)。


我不是唯一的傻瓜,因为傻瓜,数不尽。所以,票房节节升,或许,读这篇文章的人也早已经做了傻瓜吧。


电影片名。。。?对不起,想不起。

Sunday, January 07, 2007

扫黄,流莺满街飞

本来不想写这一个呕吐话题,这个话题,太普遍了吧,没什么好写的,反正每天打开报纸都是,“发现警察,拔腿狂奔 - 芽笼流莺被一网打尽,旧人绝迹,新血又来,每天扫黄扫不完,艳女个个性感漂亮”,等等,令人狂吐的字眼,加上性感暴露的服装,金黄色/红褐色的超级直发披肩相片。

说什么“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似乎连传媒也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警方肃娼组疲于奔命,但是流莺却是无法消灭。我倒不同意上述这句野草,春风的话可以形容这件令新加坡羞耻的现象。难道要我们把整个芽笼区拆掉翻新,变成金融区或体育场?这样就能够把野草烧尽吗?那你别梦想了。让我告诉你,没有了芽笼,艳女会继续转移阵地到豪杰大厦,珠光大厦,珍珠大厦,等等,难道要把新加坡都给铲平吗?就为了杜绝流莺?

为什么说了不想写的东西,又写了呢?因为刚刚打开了“闷爸”的博客日记,他刚写的一篇日记,一场销魂的艳遇,让我读得心惊胆跳。

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闷爸”这个好好先生。他原本是我红线交友网络的一个会员,在千多个会员中,他可以算是一个老实, 衷恳,从不口花花的好人。在私生活里,他绝对是个负责任的单亲父亲,同时也是个孝顺的儿子。对爱情专一,对工作认真,也时常很乐意的帮人解决问题。但是,你们看看他下面所写的东西吧,可想而之,流莺是多么的可怕。还好,像“闷爸”这么一个临危不乱的人,坚持的把持着自己的老实君子作风,也不能不让人佩服。

“闷爸”的博客日记是完全用英文写的,我在此把它给翻译成中文。希望藉此警惕警惕世间的男人。男人啊男人,英雄难过美人关,你能够见招拆招吗?


故事就这么样开始:

两天前,当“闷爸”经过芽笼,站在自己的车旁,等候接他妈妈上完宗教课程回家时。。。

看,有一个流莺向“闷爸”调情了。可是,“闷爸”这么样形容她:
a very drop dead gorgous China girl approached me
(一个漂亮得令我欲生欲死的中国女人趋近我),
she can easily be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 have ever met, one that guys would die for, she can easily be Miss China or Miss Universe. Her body features were superb
(她简直就是一个在所有我见过的女生中最漂亮的,是那种男人愿意为她而死的类型,她绝对有资格做中国小姐,甚至世界小姐。她的身材是完美无比的)。
She has everything I ever wanted in a woman
(她拥有一切我希望能够在一个女人身上得到的东西)。
She gave me one of the sweetest smiles I have ever seen, a smile that I don't think I can forget easily
(她给我一个我从未拥有过的最甜美的笑容,让我永远也不会轻易忘记)。
She even said, since I'm the most handsome man she has met so far in Singapore, she is willing to offer to 'do it' totally for free, as long as I take her as my girlfriend
(她甚至说,因为我是她在新加坡见过的男人之中最英俊潇洒的,所以,她愿意给我完全免费的床上服务,只要我愿意让她做我的亲密女友)。

I just couldn't find myself to be harsh on her and tell her to go 'fly kite'
(叫我用残酷,严厉的态度叫她滚蛋,我真的做不到)。
Eventually, she gave me her temporary mobile number
(最后她给我一个暂时性的手机号码)。

I just couldn't help feeling a sense of pity for her
(我情不自禁的非常同情她),
and if only the circumstances were different, the background was different, and if I'm much younger, I just might consider taking her as my girlfriend and to woo her heart cos after all, she is about the perfect woman of my dreams
(假设换成环境不同,背景不一样,如果我也正年轻,我想,我会考虑追求她,让她做我的亲密女友,因为毕竟,她是我梦中的完美女人形)。


天啊,你们看吧,在所有人的眼中,我非常肯定,我也可以担保,“闷爸”是一个住家男人,决不会到外面沾花惹草。可是,碰到一个绝顶漂亮的芽笼流莺,他的心也情不自禁的蠢蠢欲动。。。但,别担心,在他的日记里,最后他写了,他已把他的“完美女人”的电话号码给丢掉了。

这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没有市场就没有货源,理由就这么简单。如果市场这么大,那扫黄只是浪费了政府的人力财力。看来,还是应该“扫”我们的男人吧。如果没有男人喂鸡,那就不会有一笼一笼的鸡,每天从北方,南方,空运而来。让新加坡男人喂饱了之后,又空运而回,然后跟着另一批接着一批,一笼笼的鸡,又空运来。。。。男人,又继续把这些鸡喂得饱饱的,让她们回家后享尽荣华富贵。

Tuesday, January 02, 2007

倒数

我一向都不喜欢在年尾跟风“倒数”这种潮流。

倒数,其实真正的意思是急切盼望一个特别有意义大节日的到来,而且是难得一见的盛会或者是节目,如,奥运会,或国家特有意义的庆典等,因为这是很难遇上的大喜,大傲的日子,大家都会等待盼望它的到来,甚至一天一天,一小时一小时的倒数,期盼它的来临。这种情况是值得倒数的,因为你期盼一样新的东西,而不是需要放弃任何过去的日子。

可是,新的一年的到来,为什么要倒数,期盼它的早日到来呢?这代表了什么?是你迫不及待的要岁月赶快飞逝?你对过去一年的一切毫无留恋?你要尽快把去年的一切抛弃?你只要新的,讨厌旧的?那么,新的一年来了,又怎么样呢?难道你又开始倒数了。。。365,364,363,362。。。然后,一年,一年,又一年。。。

新的一年,其实一切也只不过是旧年的延续,就有如生命的延续。好的要延续,坏的也不可能在倒数后就离你而去,我们仍然需要继续面对一切接着下来的日子。或许,“倒数”狂欢的背后,都幪上了无奈的无可奈何面纱。

就这样轻易的,我已消耗了2007 年的两天。每一年的最后一天,心中的感慨,伤感,总是比兴奋,期盼,来得强烈。因此,我没有在12月31日做一个“情绪纪录”,因为我知道,如果下笔,那会尽是一些伤感,惋惜,留念,甚至是悲哀的感觉。那,又何苦呢?还是让它就这样的过去吧。

在 “警惕你已挥霍了365天” 的12点钟声响起之际。。。
这边狂欢,那边恐慌,
这边烟花闪烁,那边弹火闪闪,
这边狂舞陶醉,那边狂喊逃命!

我没有出去参与十个全国倒数狂欢会的任何一个,只是在家中和朋友叙叙旧,玩玩童年儿戏。

2007年,只是延续我的2006年。















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讲演会舞会

今天晚上和陈丽卿老师及徐琳,祯祯等人去参加了一个称为“最特出”宴会。我还是像往常那么样的糊里糊涂,每次被朋友邀请出席什么宴会,活动之类,在出席之前都是不清不楚那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活动,通常都是迷迷糊糊的到那儿才了解,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今天晚上在还没到直落布兰雅SAFRA参加这个晚宴之前,我这个糊涂虫情况也是一样。

到了那儿才知道,原来是新加坡讲演会的年终狂欢舞会。 一到那儿,感觉情况非常热闹,参加者大约有五,六百人,是一个自由餐兼舞会。可是,发觉来的人都是属于四,五十岁,几乎完全没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但是,他们的打扮绝对不是Auntie, Uncle 哦,特别是赴宴的女士们,每一个都刻意装扮得艳光四射,花姿招展。男士们也不落后啊,都穿得风度翩翩,有些大胆的更是穿着有如不老的传说,谢贤,哈哈。

开始我以为,糟了,什么人都不认识,到了宴会里一定要粘着丽卿老师和徐琳,可是情况却是出乎意料之外。我居然碰到好多旧朋友,例如过去红线俱乐部的会员,银发俱乐部会员,新加坡狮子会的会员,更有一些是学习中国舞蹈的同学。因此,这个宴会,决不简单啊。可是,最大的收获还是认识了徐琳带来的一,两位年轻可爱的好朋友,演诚和凌波。说到演诚,可能是太帅了吧,你看他惹祸了。。。

今晚的节目找来了搞笑演员Abigail Chay,即麦当劳婆婆的女儿。她穿了新娘礼服,抱着个假娃娃,用粗矿男性的声音,穿梭全场,找寻丈夫,给整个宴会带来了最佳的娱乐享受。但是,你们看,她谁都不找,偏偏在所有来宾中找上了演诚,顿时把演诚吓得不知所措,面红耳赤,场面好尴尬。演诚结果被Abigail Chay拉上台,整得不成人形,最后塞了个小礼品给他,才得以脱身。

在舞池里,每当一奏起恰恰音乐时,舞池内立刻热闹起来,双双对对,疯疯狂狂,可是当一换了摇滚音乐时,人数立刻减半,再换上现时代的爵士乐曲时,哈哈,舞池几乎空无一人。由此看来,恰恰舞曲还是比较让乐龄人士欢迎的。

很特别的一个舞会,可是,对我来说还是觉得吵了一点,结果和丽卿老师,李查,祯祯等,转移阵地,在宴会舞池外的咖啡厅,悠然写意的享受咖啡,蛋糕,交心的谈了整个小时。











Monday, December 25, 2006

新加坡花园花卉展

新加坡花园花卉展真是一年比一年更精彩,一年比一年更令人大开眼界。花卉,植物的布置,设计,及想象力的丰富,在在都让参观者惊叹不已。

参观了这个在新达城会议展览室的壮观花卉展,怎么不令人口服心服 -- 新加坡被冠为世界花园城市,绝对是实至名归。

当我还在北京时,已有不少好友不断的给我这个怜花惜草的人传手机短讯,盼我能赶回来参观这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展览会。

今天是花卉展的最后一天,人潮不多,我在这室内(很壮观是吗?记住,是室内!)展览厅被这一切给深深吸引了三个小时。






























我庆祝了16个圣诞

我不是一个教徒。。。

可是,在16年前(1990年)的圣诞日,当我在Forum Galleria看了这一个由几位特别可爱的小朋友所表演的圣诞话剧后,我开始爱上了这个充满爱的日子。

也就从16年前开始,我家里有了第一棵圣诞树。圣诞气氛也从1990年一缕缕的融入我家。


日,月,星辰,一圈一圈的随着地球转,把我16年的光阴带走,同时我很肯定,也把当时这群大约4,5岁的可爱小朋友,带入了如今的20-21岁的青春年华成年人。或许,我们曾经无数次的在路上擦肩而过,可是,我再也认不得他们。。。岁月早已改变了一切。但是,这张16年前用普通相机非林拍的照片,至今我还好好的珍藏着。

今年我不打算过雪花纷飞的白色纯纯圣诞节,因此在两天前,飞回新加坡融入我国这个亮丽夺目,百花齐放的热情圣诞节日。

祝所有我最亲最爱的家人,及全世界我最爱最诚的朋友,有个永恒不息的快乐幸福圣诞节日。

Thursday, December 21, 2006



真的是民以食为天,为了满足食欲的欲望,人们似乎对“等待”这两个字特别有耐心。有人说,新加坡人最爱吃,只要一听说哪儿有什么出名的好吃食物,即使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其实新加坡很小而已啦,哈哈),即使是要排长龙,也愿意踏破铁鞋的寻食,死心塌地的等食!但是这种现象不只是发生在新加坡哦。发觉到凡是有华人/中国人的地方,对于吃,真的是永不言放弃。

老实说,整个北京市从一环到六环,从海定区到朝阳区,从东直门到地安门,特别是在冬天,满街满巷都是在卖涮羊肉,可是大家(包括我们一群好友)就偏偏老是死心眼的随客逐流,选择了这家听说是全北京最有名的“顶顶香”涮羊肉餐厅。

相信吗?虽然订了位,可是我们仍然耐心爆棚的站在餐馆外,足足等了45分钟!不过,食物的新鲜度一流,酱料美味一流,环境一流,招待一流,值得等待。

涮完了羊肉数百片,继续冲刺,进入隔邻24小时的甜品餐馆,鹿港小镇。哇!看,在冬天里尝尝这道色香味俱全的“综合冰山”,我保证你一山,一山又一山,真是甜蜜上心头。






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6

我在世界的另一端想你

12月18日,凌晨一点多,哦,天啊,已经算是19号了!从老伍酒吧走出来,在昏暗的黑巷里,在零下10度的寒风里,告别了朋友。我迫不及待的冲回家,发泄我对你的思念。

今天,特别思念你,心里有一丝丝的难过,因为身在4700公里以外,我没有办法回来向你表达我的思念。我真的真的想你。。。 一遍又一遍。

喜欢上唐诗宋词,是你给我的感染力,一言一句,深深,刻刻,留痕,留迹。

你的做人宗旨。。。一家人相处,朋友之间的友情,等等,绝不可记仇,得绕人处且饶人,不可以停止向上求进步但节俭是美德,奢侈是罪恶。

你是世界上最乐观的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把忧愁带到隔天。即使在你截了一只脚后,在坐上轮椅的那一刻,你仍然带着那慈爱的笑容。

在这世界上,我是你最重要,最爱的人。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我绝对知道。

你劳碌一生,不愿享受什么荣华富贵。。。终于,有一天,你静静的,安详的,无牵无挂的。。。挥别了这个世界。

你是快乐的,在另一个宇宙,你用另一种方式来保护我,支持我。

虽然你永远都不愿意看到我哭,可是,我是哭了。。。虽然你已不能再见到,可是你感觉得到。

在寒风吹袭的耳边,似乎是你向我念着徐志摩的。。。“当我死去的时候,亲爱的,别为我唱忧伤的歌。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也无需浓荫的柏树,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淋着雨也沾着露珠。”

写于父亲的忌日

Monday, December 18, 2006

北京与融融

从一个冬天到另一个冬天,从一场雪落到另一场雪飘,365天。。。 又365天。。。 一次一次的翻过。

这个城市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早从11年前开始,我一次一次的踏入,又一次一次的挥手告别。

每一次的停留,都会碰到旧友,都会认识新友,每一次的到来,都会踏足旧日景物,也会感受新添美景壮观。

一切都让我如此的留恋,难忘。

穿越那零下十度的寒风,漫步在河光冬色的后海,“莲”,“藕”,仍然在向我招手。“烈火凤凰”也征服了我的眼睛。“朝酒晚舞”是那么样的让人情绪荡漾。

三里屯情调浪漫的“尝试”着意大利面,还有让我“那么那么”喜欢的古色古香越南餐馆。

南锣鼓巷的“过客”和“这里”的纯情美酒也让我难以抗拒。

北京,北京,你让我如此的和你难分难舍,十多年来的藕断丝连,当我不在你身边时,你想我吗?什么时候我们再相约,清晨7点钟,在那薄雾蒙蒙的天安门广场,看着那壮观的升旗礼?

或许是春天,或许是夏天,但更有可能。。。是下一个冬季。





Monday, December 11, 2006

上个星期六的那一场“茶香人缘”单身交友活动,出席率是令我喜出望外的。原本只是能够容纳18人的小小品茶居,结果报名参加的男女会员却有24位。即使到了当天,居然还有一位男会员发了封电邮过来说他要带三位男士临时报名,可是,因为活动地点已经太拥挤, 我只好在抱歉之下忍痛割爱。

其实说也奇怪,我主办过的单身会员交友活动,通常出席率都是阴盛阳衰,可是这一次却是出乎意料之外,参加者中,男生占15位而女生则只有9位。由此可以知道,女生在这个活动里,当然是特别吃香啦。

通常,主办这类型单身俱乐部交流活动,会员们一入场后,场面都会有一些尴尬,而主持人则需要来个开场言语的热身运动,使参加者从冰封中溶化出来。但是,这一场活动,意外的,大家都交流得非常温馨融洽,仿佛旧友重逢,真是茶逢知己千杯少。

除了获得如何品茶的艺术之外,参加者最大的收获当然是在往后的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些好友。

只要你愿意打开心房,即使爱情没闯入,友情却已萌芽。





Friday, December 08, 2006

九流的服务态度

连续两天都让我碰到典型新加坡的服务态度,一,做得不甘不愿,二,以不屑的态度对客人,三,强词夺理,四,你们这些芝麻绿豆顾客,奈我若何。

上篇

昨天傍晚,在白沙浮购物中心想找些小吃填填不怎么饿的肚子,因为早前四点多钟,已和朋友享受完了服务一流的星巴克(Starbucks)咖啡。

第一次走进了一间台湾小吃小餐馆,外边放了五,六张小桌子,内部客满,我在外头一坐下,一位戴眼镜的服务员立刻冲过来,用射炮似的口气在半秒钟内说,“砂锅饭,扬州炒饭,香港炒面,吃什么?”我听得傻了,抬头一望她那不耐烦的态度,立刻反问她,“请问你们这间餐馆只卖这三种食物吗?没有其他的?” 她边走开边回答道,“只剩下这三种”。“你把餐牌给我看看吧。” 她一声不响,十万个不愿意的把一个餐牌丢到我桌上。我一看,哗,还有好多美味台湾小吃,如香辣鱼饼,炸鸡翅膀,烘烤各类厚土司,油菜,油条虾卷,台式豆腐等等。更有不少过二十种的台湾奶茶与花茶。

看完了菜单,我叫了服务员过来,说我要点奶油烘烤厚土司,一盘油菜,及一杯姜汁奶茶。

“我们只有砂锅饭,扬州炒饭,香港炒面。”
“你们没卖我要的那三样小点吗?”
她开始火了,提高声量,“有! 可是你最好还是叫那三种的其中一种。不然,你叫小点,要等很久!”
“没关系,我可以等, 我就点我要的。”

大约十分钟后,我点的东西全送上桌。在我还没来得及拿起筷子时,那把令人厌烦的声音又响起,“对不起,先还钱!” 把筷子放下,我开始在手提袋内寻找钱包。。。 付了钱。。。 这回可以安心吃了吧。

突然,一位穿着黑色上班族装的女士站在我面前,很有礼貌的轻声对我说,
“Excuse me, may I take a seat here, cos inside is full.”
“Sure, you're welcomed。”
然后我继续吃。

突然,我听到先前那个服务员又大声的在我旁边说话了。这次,是对我前面的那位女士说,
“I told you already, you cannot bring in outside drinks to our place.”
我听了抬头一看,发现我前面那位女士,原来手中正拿着一个星巴克的透明塑胶杯,里面装有大约四分之一杯还没喝完的冰咖啡。
“But didn't I tell you that I'm not drinking it here? I will order your food and just put this cup on the table. I will take it away after I finish eating.”
“I told you already, you are not allowed to bring your own drinks here.”
“Then where should I put it? I still want to drink it elsewhere after I finish my food.”
这时,我看到那毫不讲理的服务员,理直气壮的指着地上一角,提高声量回答,
“You put it on the floor!”

眼前这活生生的一切,把我顿时给吓(气)得目瞪口呆。我到过很多西方与东方的国家,停留过也长住过,却从来也没有遇到过如此没有修养的服务员态度。在服务员叫那位女士把她喝剩一半但却还继续要留着的饮料放置在地上的那一刹那,我为自己身为新加坡人而感到羞耻!




下篇


今天下午到先得坊去办点公事,完了后就顺便在那儿用午餐。

走到了先得坊后面的食街,那儿环境很好,有许多典雅的西式,中式,甚至是泰式,法式,小餐馆。可是,因为当时已接近三点钟,因此大部分都暂时休息,晚间再继续营业。没办法,只好走进S11食阁,不错,有好多美食。

在其中一面摊,我叫了一盘干的云吞叉烧面。因为是自助服务,所以我站在那儿等。在我的前面站了一位18,19岁的青年。他要的是一碗煮汤米粉。当那位卖面阿嫂正要把米粉放在一个大碗时,(那个碗是从放在我们面前的一叠碗中取出的最上面一个),那青年立刻对阿嫂说,“Auntie, 那个碗肮脏。” 阿嫂一看,碗里好像粘了几条面。她立刻很不悦的把它放在一边,马上又从那叠碗中取另一个。可是,当她要把米粉放入时,那青年着急了,又立刻说,“Auntie, 这个碗也不清洁。” 我们三个人,六只眼睛一看,碗里有一点油垢。可是,这回那卖面的阿嫂可要生气了,说,“哎呀,不是脏啦,那只是弄到一点水,没什么!” 说时迟,那时快,卖面阿嫂立刻把米粉放入那肮脏的碗中,然后把汤加入。完了,“米已煮成饭”,无可救药了。

那青年看着我,然后我们两个不约而同的再看看那叠碗的另外一个(最上一个),里面居然有一些残余的辣椒没洗干净。。。

青年继续小声地说,“其实这些碗都不清洁的”。卖面阿嫂听了,对着我们两个,瞪大了眼睛,似乎想把我们两个放入烧水中煮。

轮到我的云吞面了,怎么办呢?那残余的辣椒是我的了。这回惨了,惨了。救命啊!

哈哈哈,别怕,别怕,幸运之神照顾着我。我叫的是干面啊,阿嫂立刻在我还没看到之前取了一个盘,把面放上。

眼不见为清洁。总之,这盘面吃得我心惊肉跳,吃了几口后,我带着疑惑,感慨,走出了食阁。

卖面阿嫂,别再把所有的顾客都当瞎子吧。

Wednesday, December 06, 2006

损己,损国,损人!

从10月20日至今日,仅短短的一个半月,本国居然接二连四的发生了四宗跃入地铁轨道自杀事件。自从10 月20 日,陈如川打开了头例之后,接着一个半月内便一宗接着一宗!

这四宗惨剧,千真万确,不是意外而是蓄意自杀。

这绝对不是我们新加坡地铁站建筑形式,设计,出了什么问题,因而导致候车者发生意外,而是有意寻死者,用一种非自然方式,利用公共交通系统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间接的影响了我国这完善地铁系统的声誉。

这种令人发指,博同情,博扰乱人心的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自杀行径,是绝对不能原谅的,不管内情是什么。这些寻死者可曾想过,他们用如此不理智不顾别人安危的行动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否会给他们的后代蒙上一辈子的羞耻。

事件发生后,有好多公众人士都在没有真正分析事情真相的情况下要求地铁公司建筑/加高围栏,甚至要求有关当局拨出巨款,建立玻璃门/纤维门,以防止类似“意外”的发生!

醒醒吧,公众人士,这是意外吗?难道你们到现在还不能肯定,我国的地铁系统建造形式是绝对安全的吗?如果以正确的态度使用地铁系统,发生意外的情况是微之又微的。更何况,坠入的当儿也正好是地铁驶进的那一秒钟?

浪费我国无辜人民的纳税钱来建筑这些完全没有必要的围栏,玻璃门,为的就是要防止那些失了头脑的人,少了一条自杀的途经。。。? 清醒吧,大家。

我们的政府是否也应该在所有的高楼建筑物的窗户都围钉上不可开启的铁栏,以防“有意者”往下跳?更或在所有的海边也围上特高围栏,让那些厌世的人连投海自尽也无计。或买班纳道(Panadol)也要医生证明书?不然,一次吞下200颗,那也非死无疑啊。

另外,我特别要提的是,在这接二连三的跃轨寻死案件发生后,政府,人民,居然把矛头指向无辜的传媒,说因为他们大事报道,所以导致有人跟风。跟风?这是什么话,自杀如果可以跟风,那这 世界到底已变成怎样一个令人毫无留恋的情况了,呜呼哀哉!

传媒绝对没有错,他们只是尽了责任,把一切真是事件报道让众人知道。他们并没有误导大家。我发觉到自从第一宗陈如川越轨送命事件大事报道后,第二宗只有一天见报,而第三,第四宗,都只有电台,电视台简单的报导地铁发生了意外,停止载客一两小时。。。然后就音讯哑然,不了了之。

我们的政府竟然要出到封锁“这类”新闻的无奈办法,来间接希望事件不再重演。

悲,悲,悲!

Saturday, December 02, 2006

真情,真我

一早起来,有一些很深的感触,其实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应该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尝试着暂时抛开周遭的是是非非,把自己解剖解剖。。。

我不是一个含着银匙出世的人,当一出世时,我们家徒四壁,因为我早已有了一个哥哥和姐姐。因此,父亲在穷途末路的威逼之下,竟然打算在还未给我取名字之前把我给卖掉。

可是母亲却怎样也不舍得,父母抱头痛哭了无数个夜晚后,最终还是决定把我给留下,给我取了个名字叫晓融。晓,代表智慧,融,代表快乐和富有。可以感觉得到当时父母亲给我的寄望。

长大以后,发觉自己性格偏于内向,唱歌,跳舞,抽烟,喝酒,上Disco, 泡酒廊,这种种的动感与时代感的玩意儿,完全不能和我的生活沾边。相反的,我很享受着阅读,写作及照顾小动物的乐趣。闲来特爱泡泡咖啡馆,在浓浓的咖啡香中,留意人生百态,寻找灵感。

一向来,我都特别喜欢鲁迅的一句格言,“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因为我非常厌恶那些横行霸道,欺负弱者,行为野蛮,俗不可耐和没有修养的人。相反的,对一些善良,富有同情心,又有正义感,有修养,有文化的人,则很尊敬他们,随时都把他们做为自己的借镜,更愿意向他们虚心的学习。

我绝对不是一个乐天派的人,多愁善感,一直是我性格的一大致命伤。或许,在我走过的数十年生命旅途中,历尽的沧桑已太多太多。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断的学习着怎样去放下,虽然很多事情会让我不舍得放手,可是如果不舍,又怎么能有机会再去得到呢?生命苦短,一切总会有落幕的时候,我知道有一天,当我木然回首,一切的悲欢离合,人事纷争,甚至是财富万贯,最后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随风而逝。

生命就有如一首空的调子,看你谱上什么样的乐章,是轻快? 是悲伤?填上什么样的词,是快乐?是凄凉? 但每一首歌曲总有唱完的一天。

我觉得在我的生命所经过的路途中,尽量不可以留下什么错误去误导下一代,如果我能够留下一些,即使是很少,很小,好的东西,让后辈跟从与学习,那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一向都很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家人,朋友,及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人与物,因为虽然今天我能够拥有他们,可是,没有人会知道明天他们是否仍然可以属于我。

因此,我们不要只学着争取,更重要的是,学着怎样放下。

Photobucket - Video and Image Hosting

Monday, November 27, 2006

断尸广告

昨天在狂风暴雨的下午,经过莱佛士地铁站的出口,看到这个景象,即刻让我大吃一惊。难道是乌节路地铁站菲佣碎尸案后,又另一起莱佛士地铁站断尸案?触目惊心之下,趋前一看,才恍然大悟。这个出现倒栽人腿的垃圾桶,原来是新加坡管理学院的一个宣传广告,鼓励专业人士提升技能,不然就会被淘汰。可是,把这个蛮恐怖的垃圾桶,(其实有数个)摆在熙来攘往的莱佛士地铁站外,也是挺吓人的,因为那双穿着西装裤和皮鞋,倒栽在垃圾桶的男人腿,就跟真人的一样大。

用这一种广告手法以吸引人到新加坡管理学院提升自己,我觉得是太极端了。虽然是很有创意,可是当然也会得罪好多人。广告的弦外之音,不言而喻就是:人若不进修,就该当垃圾丢!

其实,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时间及能力在工作之余进修以提升自己。当然如果雇主能付钱并且让雇员利用工作时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那当然是喜事一件。可是,有多少雇主愿意或有能力这么做呢?或许只有政府部门的雇员能不断的享有这种特权吧。

把话题转回广告,现在的广告真的是标新立异,极具创意,风格大胆,意念夸张。为的就是要抢眼,让人一看就难忘,更或引起公众的非议,那才是达到广告设计家的意图。像前些时候我所提到的伊美婷广告,郑大姐的“我吞两粒”,虽然得到的都是负面回应,可是,你能够说它不成功吗?所以,看过这个断尸栽入垃圾桶的充满侮辱性广告,你能说设计这广告的新加坡管理学院,手段不高明吗?

Photobucket - Video and Image Hosting